传播疾病,蝇类能机械性携带、传递的病原体甚多,主要是肠道病,如痢疾、伤寒、脊髓灰质类等的病原体,还有雅司、砂眼、结核病等的病原体,近已有报道从病等地采获的家蝇、大头金蝇、丝光绿蝇的组织匀浆沉淀物中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(HBsAg)。
药剂选择:
a. 采用蚊蝇幼虫的制剂,从其繁殖体的各个环节入手,阻止其有效繁殖,达到从根本上减少蚊蝇等飞虫的目的。
b. 采用滞留性、穿透力强的杀虫乳油作为,对于各种恶劣条件适应性非常强(特别是垃圾场及地沟),以消灭其幼虫及成虫。
c. 采用诱杀性的饵剂对成虫进行主动消杀,改变了前两种被动杀虫的缺点。
2) 消段:
作业频率:7-10月份每月三次。
a) 初夏:在以滋处理为主的基础上,配合成虫消杀。
b) 盛夏:这个阶段主要是蚊蝇等飞虫快速繁殖、成长、扩散和入侵室内的峰,故除滋处理外,加强成虫消杀,实施大范围的机动喷雾。
以物理防治为补充措施:因为物理防治通常有其的局限性,故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作为补充措施应用。
1) 捕蝇设施:局部或时段采用诱蝇笼及粘蝇纸,可有效降低成虫密度。
2) 光源设置:通过对各个进出口附近光源位置或波长的调整,使其成为引诱或驱赶害虫远离的作用。
以化学防控为基础:根据园区滋多而复杂的现实情况,我们确定了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原则,通过对各种蚊蝇滋及其他外环境采取留死角的处理,从根本上解决蚊蝇滋生、繁殖、生长、扩散、入侵等问题。